创新驱动 如何下活“融合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厦门实践系列评论之一
2024-12-02 07:29 来源:厦门日报

  ●王耀杰 刘艳

  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的光芒,指引砥砺前行的方向。

  金秋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实施科技重大攻关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营造更加完善的创新环境、更有吸引力的人才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科技与产业,如何在创新中深度融合?

  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课题,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亟需破解的实践主题,更是摆在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强的厦门经济特区面前的必答题。

  观点在碰撞,理念在升华,思路在切磋,共识在达成。11月22日,“理论圆桌”学习互动分享会在翔安区超旷美术馆举行。6名来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代表,围绕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个主题,与在场听众展开深入浅出的研讨交流。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之后,厦门日报“理论圆桌”首次走进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一)

  在词典中,“融合”一词解释为:合并、融和或融会贯通。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融合已成为一种发展大趋势。在科技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创造了新的科技成果;在商业领域,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了产业链的整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没有科技创新,就会被时代抛弃;没有产业创新,就不能赢得未来。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两者互为牵引,相辅相成,“双向奔赴”。把握好这一辩证关系,才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坚定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把产业创新放在突出地位,率先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厦门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举措,打开科技创新引领动能转换的新局面。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36%,比全国、全省分别高0.71和1.2个百分点。今年,厦门7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占全省超一半。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中,厦门上升8位,跃升至第72位。

  但是,与先进城市相比,厦门创新的资源要素汇聚程度、对现代化产业的支撑力度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牢记嘱托,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就要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走前头、当表率、拓新境、做示范。

  有一个形象比喻:科技创新如同“拿着锤子找钉子”,产业创新就像是“找准钉子造锤子”。“拿着锤子找钉子”,就是要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找准钉子造锤子”就是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有了“锤子”“钉子”,最终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搭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途径。

  (二)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源头。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厦门的创新工作提出重要要求。在厦门工作期间,他主持编制中国地方政府首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特区经济社会要迅速发展,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位置”;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时,他深情勉励厦门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时,他亲自宣布在厦门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

  这一条历史脉络清晰呈现出:科技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的殷切期许。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厦门加快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行动是最有力的担当,实干是最有效的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逐年增加高质量科技政策供给,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扶持政策有“大手笔”。厦门出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16条措施,吸引创新载体和资源加速聚集,企业型新型研发机构最高可获资助1亿元,新获批的国家级平台可重奖3000万元;创新载体有“大平台”。科学城核心园区累计注册各类企业和机构超过1800家。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成果加快转化,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获批建设。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引进首批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关键核心技术有“大突破”。嘉庚创新实验室已攻克碱性电解水制氢等20余项关键技术。

  将创新“置顶”,科技创新正成为厦门的“城市IP”,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

  (三)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综观当代产业发展,从晶体管、个人电脑到云计算、生成式人工智能,许多重大创新成果都来自企业。

  说起车载显示屏,鲜有人知的是,全球车载显示屏中每四辆车就有一辆使用到友达显示面板,厦门友达光电公司市占率进入全球前三。2023年,友达厦门工厂全年实现产值162亿元,产品进出口总额位居福建省前列。

  为光通信系统锻造“强大心脏”,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产品涵盖了速率1.25G至400G的光通信前端核心收发电芯片,在中低速率传输的细分赛道上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前三,逐步成为具有齐全中高端产品线、完整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军企业。

  近年来,厦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全市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3家,90多项技术或产品处于全国、全球领先水平。2024年1月-9月,全市81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441家同比增长超过100%。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需要科技创新赋能,新兴产业发展亟需科技创新攻关。厦门谋划构建动能持续、梯次发展的“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4个支柱产业、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6个未来产业,既“立”新兴产业根基,又“破”传统产业桎梏,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2023年厦门4大支柱产业集群总规模超2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6%;未来产业加速产业化发展,拥有176家未来产业骨干企业。

  (四)

  从“书架”到“货架”,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的升级之路。

  实践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还存在堵点和卡点。比如,创新链与产业链匹配度不够,创新资源未充分共享,技术供给与需求存在脱节等等。如何闯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之路,既实现科技创新“从0到1”的“最初一公里”,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从1到100”的“最后一公里”,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厦门的发展路径与战略导向愈发清晰明确。

  建立科技和产业融合的协同机制。厦门组建市委科技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科技与产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

  创新科技和产业融合的互动路径。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实施“赛马制”科技计划项目,试点国际揭榜挂帅项目,探索长周期科技计划项目模式……厦门不断探索企业“出题”、联合“答题”、市场“阅卷”的融通创新模式,使科技成果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民众生活。

  打造科技和产业融合的多维通道。一方面高水平建设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智慧储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目前,厦门引进超过30家高校院所、头部企业来厦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

  构建科技和产业融合的一流生态。厦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近三年紧贴“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788人,培育高技能人才1.9万人。完善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设立规模50亿元的科技增信子基金,升级组建总规模50亿元的科创风投基金,努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贯通、深度融合。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要继续永葆“闯”的精神、鼓足“创”的劲头、发扬“干”的作风,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践行者,当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实干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产业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