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江宾馆日前完成第六次改造提升,正式恢复对外营业。
鹭江宾馆大堂西侧的空间,已经变为时光长廊。
鹭江宾馆的地面花砖图案非常精美,如同艺术品。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徐景明 本版图/记者 林铭鸿)在进门前,老员工黄志长特意停下脚步,抬头仔细看了看门楣上招牌的四个字——“鹭江宾馆”。他发现,这字不一样了,此前是电脑体,而现在是毛笔字;而且,这字让他有一种熟悉、亲切之感。
四个字中的“鹭江”,是书法家罗丹先生为鹭江大厦所题;“宾馆”二字,则是融合了当下科技模仿的“罗丹体”。
这似乎强调了鹭江宾馆“传承经典、引领潮流”的又一次新生: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精雕细琢,厦门最老牌酒店厦门鹭江宾馆日前完成第六次改造提升,正式恢复对外营业。
见面如故
外观依旧是经典嘉庚风格建筑
牌匾上的“鹭江” 是书法家罗丹所书
2024年12月28日,周六。一缕晨光初照在厦门鹭江宾馆的红墙绿瓦上,接待员衣装笔挺站在大门前。几名住在周边的老厦门人路过,好奇地凑上去问:“开门了吗?”
当日中午,在没有提前做任何试营业宣传的情况下,7楼的观海餐厅,连开30多桌;一名原本住在鹭江佲家酒店的客人,听工作人员说起鹭江宾馆开门,当即要求换房,成为试营业后入住的“1号”客人。
这足见鹭江宾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改了哪里?好像完全没变。”不停有过往者驻足,仔细端详这栋酒店,与他们记忆中的样子做对比。的确,仅从外观上看,鹭江宾馆似乎没有任何变化:绿色琉璃瓦、红砖墙、贯穿楼身的石砌柱壁、转角柱,甚至是阳台上的镂空云纹等细微之处,都与之前一样。
有太多的历史照片可以佐证。走进宾馆电梯,一张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照片,被做成装饰画安装在轿厢内,照片上的鹭江宾馆,与如今并无二致。
不变,因它足够经典。鹭江道一侧,历史风貌建筑物众多,但鹭江宾馆,由陈嘉庚先生向周恩来总理打报告后特批建设,为嘉庚风格建筑的代表,外观细节已近美学极致:其是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建筑、地标建筑,凸显嘉庚式建筑“穿西装、戴斗笠”的中西合璧特点——红砖楼体和白色石柱,如西装背带般笔挺,而绿色的琉璃瓦屋顶,即是充满“民族风”的中式斗笠。
站在宾馆正门,高悬于门楣上的牌匾,“鹭江宾馆”四字遒劲有力。其中的“鹭江”二字,可在七楼鹭江潮餐厅的露台寻到原迹:一块青石板上刻有“鹭江大厦”四个字,但没有落款。
这块青石牌匾,是此次改造提升过程中,从仓库中翻找出的老物件。1985年之前,鹭江宾馆还叫鹭江大厦,这块牌匾就挂在大楼门前墙壁上。
“这是先伯罗丹先生的字!”远在北京的罗丹之侄罗钟看过此字后,电话中的声音变得有些激动。曾几何时,书法家罗丹的字在厦门可谓家喻户晓,其字骨架开阔,笔力沉雄,如今钢琴码头的“鼓浪屿”三个字,就是罗丹所写;在环岛路书法广场,还有专为罗丹所立的雕像。
罗钟自幼学习“罗丹体”,深得精髓。昨日,鹭江宾馆向罗钟先生发出邀请,希望能够由他执笔,补上“宾馆”二字,罗钟欣然允诺。
若从60年历史中,挖掘关于鹭江宾馆的建设、经营以及它与宾客之间的故事,足以写出一本书。事实上,这本书已摆在每间客房的床头,名叫《风从鹭江来》。
时光,让价值凸显。如今,酒店大堂西侧的空间,已经变为时光长廊,中山路竣工、鹭江大厦建设、经济特区获批、鼓浪屿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等时间节点,以老照片的形式出现在地面的透光砖上,以此致敬历史。
“从经营的角度看,鹭江宾馆集合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南洋文化于一身,这是它的最大的特色,独一无二。”鹭江宾馆总经理张似鹏说。
打磨出新
改造提升过程堪称经典案例
保留“八字墙”“八字大窗”
精细修复8种水泥花砖
迈入向海一侧的客房,脚下的闽南花砖,令人眼前一亮:这些花砖,是60多年前大楼初建时所铺设的,其间经历数轮改造,一度沉睡在地板下数十年,此次改造得以重见天日。
花砖虽旧,但细细察看,便觉有趣:虽是同一款式,但图案都有些许不同,有的像飞舞的蝴蝶,有的像奔跑的动物,有的则像摇曳的花朵,越看越灵动。
此次鹭江宾馆改造提升文保专家组成员、厦门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文博研究员郑东说,鹭江宾馆的地面花砖图案非常精美,如同艺术品,有一种花纹是在制作时将黄色、黑色颜料滴在砖模的素釉中,再用细小的工具随意搅动一下,使流动的彩釉交融在一起,然后倒入水泥压印成形,从而制作出坯彩结合紧致、花纹变幻莫测的花砖——这让每一块看似冰冷的花砖,都像是抽象派创作,有了灵魂。
经过摸排,文保专家组在鹭江宾馆房间和廊道地面发现了8种不同花色的水泥花砖,并指导工匠原地精细修复。经多轮讨论,业主方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厦门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鹭江宾馆坚持把花砖呈现出来,恢复使用,并嵌入文字说明标识,形成客房内的文化展示点。郑东说,这种原貌状态将给宾客带来穿越时空的体验感,是独一无二的特色元素。
除了客房地板,花砖元素隐藏在酒店的各个角落,如同“盲盒”,等待宾客去寻找发现。
从最开始的结构加固和装修,到增加文物修缮、前后9次论证和修改方案,鹭江宾馆的改造提升过程,堪称一次业界经典案例:所有工作内容,均遵循《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最小干预、保留原真性和历史信息的原则,尽量保留建筑原结构、格局、装修装饰、构件,包括有历史价值的痕迹——即便是破损的铸铁落水管和已不再使用的烟囱。
其中一次调整,甚为关键:原本酒店大堂的“八字墙”和“八字大窗”(屏风墙)要拆除,留出更多的空间用于接待宾客,但在文保结构专家谢益人的指导下,多方讨论后认为,“八字墙”不仅在大楼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且有特殊含义:传统建筑中,八字门厅象征着尊贵和威严,也有广纳财气之意。“对于鹭江宾馆这座充满华人华侨记忆的酒店,也含有归乡之盼。”郑东说。“八字墙”和“八字大窗”因此保留,还增加了渔船造型的前台,兼具泡茶台功能,凸显闽南文化、海洋文化。
郑东认为,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应当加以尊重和保护。令人欣慰的是,此次改造提升,“守护、传承、利用、发展”的文保理念得以贯彻。“所谓的传承,就是要先保护下来,否则东西都没了,还传什么?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真正的可贵的文化、文脉守护好,传给后人,并利用和发挥这些资源优势。”
更好地经营,将帮助传承与发扬。比如,此次改造提升,客房由154套变为115套,靠海一侧的客房基本都有扩大,窗户也由推拉窗改为双层隔音大窗,卧室四脚大床正对窗外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均是迎合当下市场需求做出的改变。
鹭江宾馆经营团队说:“曾经的市场不需要露出这些花砖,但现在不一样了。做出的一系列改变,也有同样的思考。我们希望鹭江宾馆能够永续经营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的历史文化之美、之价值。”
用心寻味
鹭江茶点制作工艺几十年未曾改变
让宾客吃到记忆中的味道
试营业期间,在7楼的观海餐厅,不少宾客刚落座,就问:“有没有黄桃小伞?”
在鹭江宾馆吃“黄桃小伞”,是独属于“80后”“90后”的美好记忆。餐厅服务员很感慨,一道“黄桃小伞”甜品,在鹭江宾馆一天售卖的数量,足够其他酒店卖上一个月。
但“黄桃小伞”只是鹭江宾馆数百道餐食中最简单的一道。在二楼后厨,粤菜师傅正在制作黑蒜什菌饺,成品外观似一个蒜形的小笼包,包子褶翠绿欲滴如蒜苗,包子皮洁白透光为蒜瓣。如不明制作过程,常人可能会觉得这包子褶,是涂抹了食用色素。
绿色,其实来自于菠菜汁。厨师先用菠菜汁和面、制成大面皮,再将白面团搓成条,包裹其中,切成面剂子。擀出来的包子皮,外绿内白,纳馅捏制,顶着翠绿褶子的蒜形蒸包便成了。
“厨师团队有四五十人,菜品都是当天选用新鲜材料,手工制作,保留食材最原本的风味。”鹭江宾馆资深厨师黄祺介绍,一些复杂的菜品,如燕鲍翅参,泡发连同制作的时间,超过一星期。
鹭江宾馆1984年底第一次试营业期间,黄祺是后厨实习生,40年过去,他仍坚守在这里。
“我还记得,鹭江宾馆当时引入港式茶点,以月薪2万元聘请香港厨师,那几乎是整个后厨所有本地厨师月工资的总和。大投入,打响了鹭江茶点的品牌,并留下了精工细作的优良传统。”黄祺回忆,鹭江宾馆也没有丢掉闽南古早味,如油葱粿、芋枣、面线糊、沙茶面、肉粽、五香卷、扁食汤,制作工艺几十年未曾改变,为的就是让宾客一口吃到记忆中的味道。
因此,鹭江茶点的顾客中,有十几年间每周坚持光顾两三次的老夫妻,也有提前一年下订单的外国旅游团。
全手工制作让鹭江茶点打出了名气。其间,也有高端餐饮品牌找宾馆合作,但是客单价太高。管理层认为,“鹭江宾馆是厦门人民的”这一属性不能变——鹭江茶点的客群中,超过半数是本地客、回头客,他们是为味道埋单,如果仅仅从营收考虑,进行大幅涨价,很可能会将这些客群拒之门外,这过于短视。“美食永远是潮流,可以穿越时间,我相信我们的坚守是有价值的。”一位管理人员说。
时光变迁,初心未变,鹭江茶点始终在创新。比如,最近,后厨团队正在想办法恢复曾经红极一时的鹭江药膳,例如杜仲焖鱼唇,当归鳗鱼柳,无论是工序还是炊具选择,都颇有讲究。黄祺说,这让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乐趣与挑战,这也是他始终在鹭江宾馆做一名厨师的原因。
书法家刘海粟在90岁高龄时为鹭江宾馆留下墨宝“宾至如归”,如今悬挂在一楼大堂东侧。其实,这幅字,不仅写给像黄祺、黄志长等一辈子都在鹭江宾馆工作的老员工,也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一代,接续传承、发扬奋进。
鹭江茶桌仔
引领潮流 始终年轻
●徐景明
通常来说,潮流一词,多用于年轻和新颖的事物。比如,改革开放后开业的鹭江宾馆,就是“弄潮儿”:各界名流、海外华人华侨纷至沓来,许多人在这里第一次乘坐电梯、喝咖啡、泡舞厅、吃茶点,甚至谁家的公子千金能在此举办婚礼,也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
诚然,随着时光变迁,人们对酒店的“潮流”也有了不同需求,或是富丽堂皇,或是低调奢华,或是如同住家一般方便的公寓式酒店。鹭江宾馆也在不断尝试,用6次改造追赶迎合。
但潮流未必是价值所在。这一次的改造过后,鹭江宾馆发现,时光给予的不仅是沧桑,还有文化底蕴富含的经典韵味,乃至于留恋、忠诚、坚守、拼搏、热爱等各种情感。它们交织在一起,给予鹭江宾馆继续前行的力量。
鹭江宾馆1985年1月正式营业。本月,鹭江宾馆迎来营业40周年。它独一无二,它依旧年轻。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