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校服抽查,共检查40批次。
厦门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黄爱萍 陈岚)新学期开学前夕,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开展了厦门市校服产品专项监督抽查。
此次监督抽查中,针对目前校服采购由学校自行组织,款式变化多、面料差异大等情况,市市场监管局以新中标供货企业和新款式校服为主要监督对象,抽查了40批次,共涉及11家中标企业。抽查样品经市质检院检验,未发现不合格情况。
记者采访获悉,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强化相关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特别是加强对校服产品质量监管。此次专项抽查检验项目基本覆盖了《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GB/T31888-2015及“校服产品招投标技术参数”相关要求,包括纤维含量、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值、异味、色牢度等26项指标,涵盖了家长们较为关注的耐用性指标,如校服产品中顶破强力、断裂强力、胀破强力、接缝强力等项目。
提醒
留意校服标识信息
家长在为孩子选购校服时,首先应注意核查校服厂家是否在各个学校门户网站公示的校服中标供应商名单之内;其次要留意校服标识信息,包括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执行标准、安全类别等,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家长了解校服的质量情况,还能在出现问题时提供依据。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校服面料含棉量不是越高越好。虽然棉质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但纯棉面料具有易皱、缩水且不耐磨等缺点;化纤面料强度高不易撕裂、抗皱性好易打理,因此在含棉织物中适当添加化纤(如聚酯纤维)可以弥补天然纤维的不足。因此结合学生日常活动量大的特点,为提升校服的实用性和耐用性,校服不提倡使用纯棉面料。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