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奋进力量 奏响厦门发展强音——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2025-02-19 07:38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时代画卷波澜壮阔!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厦门实践,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引、崇高精神的支撑、厚重文化的滋养。

  回望2024年,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主流舆论强劲有力、文明创建深化拓展、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意识形态向上向好,为厦门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高擎思想之旗

  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过去一年,厦门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厦门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的优势,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在内化深化转化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鹭岛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4年12月12日上午,厦门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柒牌国际大厦内,书香氤氲,气氛热烈,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月·阅·谈”学习明理活动在此举办,嘉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用生动的语言、扎实的数据、鲜活的事例,带领大家深度学习……而这只是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提升党员干部和群众理论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生动缩影。

  厦门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织他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月·阅·谈”学习明理读书沙龙,每月围绕一本党的创新理论书籍,建立了理论专家讲解导读、现场观众重点领读、机关干部点评深读、嘉宾代表延伸荐读的“讲、读、评、荐”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让理论学习更加鲜活生动。去年,该品牌活动开展了12场,线上参与人次突破1000万,短视频观看超1800万人次。

  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明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重任在肩。去年,厦门着力推进研究阐释体系化、学理化,深挖理论“富矿”,持续开展“习近平在厦门”系列理论研究,完成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等18个重点课题研究,推出了《“厦门实践”值得学习》等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光明日报》刊发,为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提供有力学理支撑。

  理论宣讲要想打动人,关键在于紧扣关切、深入人心、引发共鸣。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着力增强理论宣讲吸引力感染力,通过坚持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打造“理论宣讲轻骑兵”“红领巾讲师团”“特区建设者宣讲团”等特色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宣讲1380余场次,受众近300万人次。同时,创新推出“学思想·i宣讲”——全媒体理论宣讲达人秀节目,用时尚综艺思维和青年人喜闻乐见方式重塑理论宣讲,线上线下曝光量突破2.1亿人次……这些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活动,让科学理论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以亲和近人的姿态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讲好奋进故事

  营造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

  新时代新征程,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挺膺担当,持续壮大主流舆论,广泛汇聚改革奋进力量。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人心、展形象,既讲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更主动服务大局,生动展现厦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精彩答卷。

  坚持党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汇聚起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过去一年,厦门重大主题宣传浓墨重彩。在厦门市委宣传部的精心组织下,市属主流媒体推出“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牢记总书记嘱托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等重大主题宣传,讲好高质量发展的厦门故事。同时,还大力打造“央媒话厦门”宣传品牌,建立央媒、省媒季谈会制度,定期组织央媒、省媒集中采访报道,通过各级媒体平台,全方位呈现厦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故事。据统计,央媒、省媒播发厦门正面报道1.4万多条,其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200多条,《新闻联播》50条。

  2024年1月22日至28日,中宣部组织的中央媒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采访调研活动在厦举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5家央媒的150多名记者,通过实地采访,用纸笔、镜头全方位展现“美丽中国的厦门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生态文明的中国智慧”。此次主题采访活动,推出报道200多篇,网上信息约12.9万条、浏览量超9.5亿次,形成强大宣传声势,有力地宣传了“厦门实践”,讲好“厦门版”的中国故事。

  过去一年,厦门舆论引导主动有力。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把经济宣传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经济民生热点问题解析引导,组织开展“一月一主题”宣传,每个月确定一个宣传主题,组织发动各级各类媒体深入挖掘报道厦门各领域的鲜活故事,把广大市民生动精彩的日常生活、文明范例向海内外传播。2024年,围绕“留厦返厦”“乐动厦门”“两岸融合”“深化改革”等开展主题宣传,全网刊播信息164.2万条,阅读量约323.4亿次,取得良好宣传效果。承办“点亮网络文明之光”等全国性重大活动,吸引权威媒体、网络大V点赞厦门文明、传播厦门风尚。

  厚培精神沃土

  弘扬鹭岛新时代文明之风

  一个民族的繁荣,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城市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滋养。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2024年,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持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去年5月29日,2024年在厦高校“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以下简称“三爱”)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爱国主义大课堂在厦门理工学院集美校区举行。活动现场,以陈祥榕烈士的母亲和姐姐的视角,歌颂其用生命捍卫祖国山河的家国情怀的情景朗诵《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深深打动了在场19所高校的1200名学子,也让大家对“三爱”有了更深的感触和认知。

  2024年,厦门“三爱”主题活动开展了119个之多。而该主题活动只是厦门为全市树立鲜明价值导向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区一品”建设;推动“三下乡”常态长效,筹集帮扶资金、服务项目、捐赠物品合计1797.5万元;建立健全“3+4+3”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工作经验在中宣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培训班作典型发言,让整座城市价值导向更加鲜明。

  过去一年,厦门文明风尚更加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浸润人心。全市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宣传,持续推进文明素养十大提升行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活动500多场。同时,大力推进文明实践与老年教育、法治建设、“爱心厦门”融合发展,常态化开展爱心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推动4100个基层党组织、8400多名党员干部参与爱心结对,爱心理念持续传播。思明区人民检察院“阳光小队”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寻找最美身影”网络文明传播入选全国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

  此外,厦门进一步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优化文明创建考评与城市综合管理深度融合,创新“四查合一”工作机制,推动全国文明城市高水平创建。2024年,厦门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成绩名列全国30个省会/副省级文明城市第3名,顺利完成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各项测评工作。厦门文明创建基础更加夯实。

  突出文化赋能

  促进文化事业枝繁叶茂

  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离不开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过去一年,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使命,推动闽南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力提升文化供给能力、繁荣文艺创作、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

  得益于厦门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发挥文艺资金、评奖、评论的激励引导作用,深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厦门城市形象更加出圈出彩。

  过去一年,厦门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全国第一,嘉庚教育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艺作品获156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其中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网络剧《漫长的季节》分别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值得一提的是,由厦门出品的首部戏曲电影《阿搭嫂》入围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实现厦产戏曲电影金鸡奖“零的突破”,并摘得香港电影紫荆花奖戏曲电影最佳编剧奖。

  一座城市举办重大活动的背后,彰显的是城市强大的软硬件实力以及强大吸引力。2024年,厦门星光熠熠,重大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了第3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第16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中共党史大型漆画《长城颂》创作文献展、厦门国际艺术设计周、“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系列活动、“一城春色半城花”美术名家采风写生活动等一系列国字号文化品牌活动。首次举办的飞天奖,一线明星悉数到场,十大卫视同步直播。而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的4天时间里,举办电影活动8大类56项,吸引嘉宾2500多人,参与群众10多万人次,全网曝光量超220亿人次。电影节期间,厦门签约文化影视产业项目175个、总金额316亿元,办节水平和实效进一步提升。也正是得益于金鸡效应,全市文化产业营收预计突破2400亿元,同比增长约11%。

  文旅经济火热出圈,接待国内外游客1.28亿人次,游客总花费19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55%和21.88%,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全国游客满意度十佳城市”前三名,是福建省唯一入选携程“全球100知名国际旅游目的地”榜单的城市……在厦门2024年度亮眼旅游数据背后,折射出了厦门文旅深度融合的强劲动能。去年,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目标,厦门大力发展“演艺+旅游”“会展+旅游”“音乐+旅游”“体育+旅游”,布局文旅新业态新赛道,持续提升文旅发展能级,取得不俗成绩,其中,“海上花园 乐动厦门”文旅推广还入选“2024城市文旅品牌创新十佳案例”。

  此外,厦门落实中央综改试点任务,积极汇聚两岸流行文化资源,聚焦厦门音乐、影视、演艺等优势领域,举办明星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化活动,流行文化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是演艺市场十分火爆,全年共举办营业性演出超3.5万场次,平均每天近百场。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60场,观众人数91万,且87%以上来自其他省市。票房收入达8.6亿元,带来综合经济效益超100亿元。许多明星的演唱会一票难求,刀郎演唱会每场场内1.2万人、场外数万人。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新征程上,厦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厦门新形象的目标,全面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