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现摘现卖校内蔬菜 校园赶圩欢乐多
2025-03-20 08:05 来源:厦门日报

  运输组的孩子“左拥右抱”着大头菜赶赴市集。

  市集现场,孩子们向家长、老师卖菜。(本组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教育工作室记者 郭睿)卖手工小玩意的校园市集不少见,但您可能没见过小学生齐刷刷摆摊卖菜的。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的校门口这几天成了菜市场,学生们现摘现卖校内农场收成,争当销冠。

  祥平中心小学的阳光农场向来收成不错,这才有了18日至20日下午放学后连办三天的“校园赶圩”。五年级同学顶着其他年段的羡慕目光,按班出动支起菜摊。

  最新鲜的菜,要一边拔一边卖。地里,男生们学着拔出品相完整的菠菜、茼蒿、芥菜等,一捆捆整理好,飞奔着送到摊位上。摊前,女生们发挥优势宣传推介本班菜品,她们准备的“招牌”上,不仅写满了蔬菜的营养价值,就连菜谱都图文并茂地备上了。五年4班的王歆慧同学还用音响滚动播放普通话和闽南话的“双语吆喝”。

  家长,是这场校园赶圩活动的主要客户。接学生放学的家长很难“躲开”孩子们的热情。各班还为竞争销冠使出浑身解数。有位方同学选择的是人海战术,他把爷爷奶奶和爸爸都叫来了。

  现摘蔬菜一大把一元或两元,再加上宣传工作做得太好,各班采摘速度普遍赶不上卖菜速度。每日份额基本不到半小时就销售一空,日均销售额超400元。这些收入一部分将回归农场,用于购置农场所需的种子、肥料等;一部分将属于学生,作为此次活动征文比赛的稿费奖励。

  这是祥平中心小学第一次举办校园赶圩活动,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是第一次带给孩子们快乐。此前,菜地丰收时,这所学校都会开展“蔬式奖励”,用网兜装起新鲜的蔬菜,奖给表现优秀或各方面进步的学生。

  链接

  这里坐拥1000平方米农场

  能够支得起菜摊,送得起蔬菜,得益于祥平中心小学“坐拥”令大部分学校都会艳羡的1000平方米农场。2014年建校之初,学校就给学生们安排了劳动基地,2020年升级为如今的阳光农场。每班分一道田垄,每个学生都要下地劳作,或在劳动课上,或在日常活动中,学校也有专攻农场的社团。

  不过,校方强调,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比谁的劳动技能更高一筹,而是要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情感,教会他们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这所学校至今保留着一个习惯,每到五一劳动节,都会请学校的保安、保洁、水电工等走上为他们定制的红毯,让学生向他们致敬。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