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3月27日开幕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具身智能”不但成为热词,而且从屏幕“照进现实”。同样是3月27日,厦企松霖科技全资子公司松霖机器人收购厦门威迪思智能运动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迪思)100%股权,加速布局机器人市场。
抢抓“机”遇。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正在从科幻电影和实验室走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后的新增长极,有望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
当下,不仅松霖科技,记者日前也从厦企唯科科技了解到,作为科尔摩根的重要供应商,他们正为机器人产业供应电机零部件、马达齿轮等。
通过并购合作
松霖正式步入机器人领域
作为上市厦企,松霖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家居环境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业务涵盖厨卫、智能家居、美容健康等领域,提供从产品设计、研发到制造的全流程服务。目前,其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前列,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今年起,在家居业务基础上,松霖科技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2月,松霖科技成立全资子公司“厦门松霖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切入机器人产业链,聚焦机器人产业,致力于构建多元化业务体系,涵盖机器人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服务能力。
3月17日,松霖科技与知名具身人形机器人独角兽企业达闼达成合作,将共同探索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等垂直场景应用、核心部件创新升级、机器人出海及其他AI机器人创新领域的产业机会。
那么,此次收购的威迪思是何“来头”呢?据了解,威迪思成立于2013年,在创业之初依托高校的车辆工程学科,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为技术核心,提供新能源商用车(包含大型客车、机场地面车辆、电动化工程车辆等)的整车设计服务,服务了金龙汽车、中国中车等多个行业头部企业。
从2018年起,威迪思逐步从商用车整车设计领域进入移动机器人赛道,其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消防、农业等多个垂直领域,正择机启动“出海”计划。
可见,松霖科技正通过并购,构建起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通过这次收购,威迪思的工程化能力(底盘、控制)与松霖科技的健康算法、精密制造形成互补,加速机器人产品落地。
唯科科技为材料应用储备技术
探索仿生机器人电子皮肤
日前,记者从厦企唯科科技了解到,作为科尔摩根的重要供应商,他们正在机器人领域供货电机零部件、马达齿轮等。同时,唯科科技正联合合作伙伴,开发PEEK、PPS等材料,有望于丝杠等部件中应用。
唯科科技是国内注塑模具头部企业,其主营业务为精密注塑模具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其长期为新能源车提供动力电池隔板、盖板等注塑件及电容器塑料壳等产品,是特斯拉、塞力斯、小鹏、奔驰等汽车品牌的间接供应商。去年,唯科科技并购宇科塑料后,成为头部新能源车主机厂的T1供应商。
据了解,宇科拥有成熟的模内镶件技术,目前正在探索仿生机器人电子皮肤,这是一种柔性仿生触觉传感器,模拟人类皮肤的感知机制。
不仅唯科科技,目前我市多家碳纤维企业也在探索机器人结构件材料。“碳纤维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结构件中。”我市一碳纤维企业相关负责人说,碳纤维重量轻、结构可被设计性强,对降低机器人的壳体重量、各个关节重心设计都有很强的针对性。目前,他们已经储备了“多工艺连续纤维共固化”等机器人需要的壳体技术,但在他们看来,具身机器人离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一段时间。
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具身机器人,都离不开传感器。
作为“电子五官”、数据的入口,我市在传感器领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几家头部企业也正从原来的电力、汽车电子、安防等领域,向机器人方向探索,力争拓展业务覆盖面。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