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留学人才项目资本对接会 超六成人才为海归博士
2025-04-07 07:41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又一批海外高端人才带着创新项目回到厦门,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4月1日,2025厦门留学人才项目资本对接会成功举办,8个聚焦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优质项目集中路演。参会创业人才超六成为海归博士,部分项目已获得早期融资,凸显了厦门对国际人才的磁吸效应。

  据悉,自去年对接洽谈系列活动举办以来,已有5家留学人才企业与外资企业、投资机构签约,获得意向海外技术授权和意向股权投资5000多万元,撬动留学人才发展“最大增量”。

  助力留学人才初创企业发展

  对接会促进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参加路演的创业人才,有多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省百人计划、市“双百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其中,洪明辉博士团队的光学万用仪,结合了人工智能兼容多种先进光学技术,具备更高更稳定的检测精度;林海军博士团队的FMCW激光雷达高速高精度ADC项目,具备优于国外竞品的设计验证指标,能够有力保障人工智能感知领域的产业安全,受到与会多名投资人的青睐。活动现场,来自银行、创投机构、律所的代表对项目提出专业建议。在座谈交流环节,创业人才与金融、投资机构深入对接,分享创业经验。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支撑。今年,厦门市人社局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留学人才项目资本对接平台,开展“i海归”创业发展协同行动,此次对接会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对接会进一步促进了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留学人才初创企业发展助力,激发了留学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也为厦门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优化升级“群鹭兴厦”

  未来将引进和培养约5000名急需紧缺行业领军人才和核心骨干人才

  当前,我市正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按照“待遇最优厚、政策最精准、落实最有效”的要求,努力营造引才聚才良好生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精准有效集聚人才。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170万人,高层次人才近2万人,人才密度居副省级城市前三。

  就在2月初,2025年版的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正式出炉,新标准优化了评价认定条款,更加关注青年创新人才的引进。去年,我市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首次设置创新团队项目,13个申报团队中博士学位占比近七成、平均年龄约37岁。为了加大对“双百计划”创新团队的支持,新版标准将“双百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纳入B类人才认定范围,将“双百计划”团队核心成员纳入C类人才认定范围。

  从2013年启动实施“海纳百川”人才计划,到2022年升级为“群鹭兴厦”人才计划,截至去年底,相关政策已累计支持2.65万名人才,其中领军人才达到4700名,全市90%以上高层次人才分布在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

  当前,我市持续优化升级“群鹭兴厦”人才计划(3.0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到2030年底,全市将引进和培养5000名左右急需紧缺行业领军人才和核心骨干人才。

  优化调整电子信息人才项目,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行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新增新能源新材料人才专项,大力引进新一代动力电池、新型储能等优势领域核心人才,前瞻布局氢能、钙钛矿等未来产业创新人才。同时,3.0版“群鹭兴厦”人才计划更加突出向用人主体授权,赋予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等人才自主评荐权,激发企业引才用才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 刘福伟,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