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消费增强扩内需动力 厦门举办专题培训班
2025-04-18 07:35 来源:厦门日报

  市委组织部、市商务局联合主办“大力提振消费,增强扩内需动力”专题培训班。图为培训现场。(记者 黄晓珍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优先。15日至17日,市委组织部、市商务局联合主办“大力提振消费,增强扩内需动力”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为期三天,旨在通过理论传授、经验分享和实地教学,提升全市干部服务消费创新与融合发展的能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次培训是市委组织部2025年度干部教育履职能力提升的重点专题之一。培训对象涵盖各区、市直单位分管领导,国企及行业协会负责人等,覆盖面广、针对性强。课程设置结合我市服务消费环境和发展情况,采取专题授课、案例分析和实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国家服务消费政策解读、介绍先进城市服务消费工作经验、促进旅游与演艺、餐饮融合发展情况等主题设计课程。

  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最终表现。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跃进在开班动员中说,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正从传统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转型。厦门要围绕“对外开放、对内放开”,认真落实“扩消费四大工程”,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打好服务消费政策“组合拳”,在保障基本民生服务消费的同时,着力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满足服务消费需求。

  培训期间,学员们到集美区大悦城、同安区方特梦幻王国等地开展实地考察,学习先进消费场景运营经验,为厦门消费环境优化提供借鉴。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培训内容既有宏观政策指导,又有实操路径参考,对推动厦门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家观点

  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王波:

  加快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消费发展,发展服务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畅通内外循环的有效途径、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稳定社会就业的关键举措。

  当前,我国服务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重点行业领域表现抢眼,重点群体消费活力持续释放,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服务消费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服务质效有待提升、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要加快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健全支撑体系,搭建平台载体,优化服务供给,抓好重点领域,夯实发展基础。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

  旅游业将融入居民美好生活

  2025年是旅游经济迈向繁荣发展的关键节点,建议完善旅游法规体系,构建普惠旅游体系,优化城乡公共交通,强化绿色旅游发展,扩大免签政策覆盖范围,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健全旅游安全协同机制等。

  未来,旅游业将深度融入城乡居民美好生活,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城市旅游热点持续升温,中小城市和县域中心迎来扩容机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入出境市场新亮点。需要通过陆海协同、昼夜交织、存量优化等战略,推动旅游深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民生共享的双赢目标。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治寰:

  通过“演艺+文旅”双向赋能

  演唱会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2024年全国票房达296.36亿元,跨城观众占比突破60%,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关联产业增长,成为撬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厦门凭借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独特的文旅基因与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成为二线城市中演唱会破圈的标杆案例。2024年举办60场大型演出,吸引90万名观众,创造综合效益近100亿元。

  一场演唱会的价值绝不止于舞台灯光下的三小时,它早已从单一的文化活动进化为“流量-留量-增量”三位一体的经济生态。只有将演唱会的消费势能嵌入城市文旅的深层肌理,通过“演艺+文旅”双向赋能的创新路径,才能实现从“一场演唱会”到“一座城”的消费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夏杰长:

  构建数字平台生态体系

  数字平台是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实现从被动型消费者到主动型消费者的过渡,促进了服务消费产业链的优化、重组与改造,打通服务堵点,释放消费需求潜力,推动实现供给与需求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

  数字时代如何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要构建数字平台生态体系,强化服务消费创新基础;优化用户体验创新设计,丰富服务消费创新内容;推动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消费品质;推动跨界融合与资源共享,拓宽服务消费场景;强化数据治理与平台监管,保障服务消费环境。

  上海辰智大数据创始人葛建辉:

  推动文旅餐饮产业融合创新

  厦门餐饮市场凭借13.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以及“文旅+餐饮”融合创新,正从区域标杆向全国化品牌孵化中心迈进。未来,厦门需要进一步强化闽菜文化输出,持续推进“餐饮+文旅”融合,巩固在福建省内的龙头地位。此外,厦门是国际化港口城市和侨乡,餐饮业可以在出海、海外华人市场及港口物流等方面抢抓机遇,要积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通过政策引导与业态创新,推动文旅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商务委服务业处副处长邓金兵:

  构建服务消费生态 激发服务消费潜能

  近年来,上海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上海将着力丰富服务消费供给,创新服务消费场景,优化服务消费环境,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全力以赴发挥好牵头部门作用,以专项政策支持为引领,以打造融合创新场景为抓手,以大数据监测为支撑,以消费节庆活动为平台,着力推动服务消费生态创新,释放服务消费潜能,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员声音

  拓宽视野 优化思路

  市文旅局一级调研员李建闽:在当前形势下,这场专题培训班恰逢其时,为全市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拓宽了工作视野,优化了工作思路。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门将结合专家建议,持续聚焦入境旅游和演艺赛事经济,推动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多方发力。比如,做热入境旅游,充分发挥政策、口岸、区位等独特优势,加快打造国际旅游枢纽,进一步打响“Xiamen Travel”海外知名度;做大“演艺+旅游”,加快审批流程,强化综合保障,借助白鹭体育场、凤凰体育馆、海峡大剧院等场馆优势,引进更多明星演唱会、音乐节、舞台剧等,打造国内重要的区域商业演出中心、知名歌手演唱会热门首选地。

  主题鲜明 内容丰富

  市体育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张小博:此次培训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方向、推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我市体育部门将依托钻石联赛、苏迪曼杯羽毛球赛、厦门马拉松赛、国际铁人三项挑战系列赛等国际品牌赛事带动,持续推动体育赛事进社区、进景区、进商圈。通过“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康养”“体育+时尚”跨界融合,培育和打造新的体育消费场景,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动能。

  运用所学 注重调研

  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专职工作人员柯海燕:参加这次培训班,我收获满满。行业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密切关联,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模式层出不穷。这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消费的时空限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更丰富的购物体验,也为企业拓展了销售渠道。

  结合自身工作,我要充分运用培训所学到的内容,更加注重行业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行为变化,积极探索与新兴消费模式的结合点,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厦门美食和餐饮品牌,提升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