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答卷厦门成绩单亮眼 我市启动宣传周系列活动
2025-04-19 09:39 来源:厦门日报

  2024年全年,我市共兑现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6471.58万元,用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专利转移转化、知识产权强企培育、专利奖评奖等政策兑现。

  去年全市累计培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7家、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9家。培育专利代理机构(含分支机构)65家、专利代理师310人、商标代理机构587家、知识产权师227人。

  去年,市市场监管局出台知识产权专家库管理办法,入库专家652名。举办三期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累计培训学员301名;举办7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办案培训,培训学员558人次;首次开设知识产权公益宣传培训资助项目,累计培训1744人次,1.8万余课时。

2025年3月,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对我市部分知识产权重点企业开展实地走访。

2025年4月,我市与揭阳、漳州共同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跨省诉调对接联合审理。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张婧娴 陈雪松 余中阳 图/市市场监管局 提供)截至2024年底,全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47件,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2.1倍、3.1倍,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有效注册商标累计638186件,占全省总量的近三成;全市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3519.5次,首次跃居全省榜首……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领域的改革发展情况备受关注。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各项改革,引领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昨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厦门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和《2025年厦门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方案》,正式启动2025年厦门市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

  抓住“知识产权保护”关键环节全链条发力

  翻开过去一年的答卷,厦门知识产权成绩单亮眼,相关工作经验频频“出圈”: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构建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协同保护机制”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被国家发改委推广全国范围内借鉴;“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机制”案例被国家发改委《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刊发并向全国推广;“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在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日常监测中以满分的成绩列为标杆,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实现2021-2024年逐年增长。

  知识产权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如何打通全链条各环节?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我市抓住“高水平保护”这一关键环节,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提质增效。

  多部门协同保护越发紧密。去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立案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59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63件、侵犯商标权案件165件,移送公安案件8件。市文化和旅游局(版权局)全年办理版权行政件21件。厦门海关全年查获进出境涉嫌侵权货物2808批次,扣留侵权嫌疑货物399万件。

  在司法领域,全市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3513件,审结3630件(含旧存),同比分别上升11.87%、14.22%;5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金额达338万元。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7件102人,件数比增46.88%; 受理审查起诉涉知识产权犯罪58件226人,件数比增81.25%。

  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得到完善。全市目前共设立26个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其中,行政调解组织7个;人民调解组织17个;商事调解组织2个。 全年行政调解组织受理纠纷61件,调解成功40件;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449件,调解成功215件。

  护航海外知识产权起势发力。我市外向型经济高度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市司法、行政、行业组织等各部门通力协作,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共同指导和应对知识产权纠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了《厦门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指南》、建立了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库、在《厦门市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设立了海外维权资助专门条款,后续还将进一步配齐配强专业应对力量,针对厦门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前、中、后三阶段知识产权风险提供针对性服务。

  高价值知识产权有效赋能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成为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的催化剂,我市不断涌现出更多高价值知识产权。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新增专利授权32862件。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535件。发明专利授权量比增35.26%,居全省第一;累计有效发明专利33561件,比增17.58%,居全省第一;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47件,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2.1倍、3.1倍,保持全省第一。

  商标方面,去年全市新增商标注册申请73948件,新增注册商标52316件,有效注册商标累计638186件,占全省总量的24.2%。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持有量达881件。

  版权方面,新增版权登记作品261696件,比增63.57%,总数居全省第二。

  去年,我市有9项专利获评“2023年福建省专利奖”。其中,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联合申报的“截短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专利获全省唯一特等奖。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中,厦门1项专利预获中国专利金奖(最高奖项),系全省唯一;8项专利预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专利预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

  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跃居全省首位

  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为高效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供了基础。去年,全市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3519.5次,首次跃居全省首位。共有4406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在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注册开展专利评价对接工作,并备案专利导航项目49个。完成高校和科研院所8909件存量专利盘点工作,筛选5523件具有较高价值和市场化潜力的专利,构建专利转化资源库。

  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和认定是我市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去年,全市新增备案专利密集型产品2489件,71件产品被认定为2024年度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目前,全市累计备案专利密集型产品4020件,累计获认定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100件,认定产品数占全省总数四成,居全省首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去年,全市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53.93亿元,占全省总量近五成。其中,普惠贷款金额42.28亿元,质押项目数504个,惠及中小微企业465家,均居全省首位。截至2024年末,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40.37亿元,较年初增长59.22%。

  【同步】

  宣传周聚焦“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根据活动方案,我市定于4月20日至26日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届时,全市各相关单位将开展新闻发布、公益宣传、交流研讨、培训讲座、送策入企(校)等五大类49项活动,通过广泛传播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知识产权事业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新闻发布类。市中院将发布《2024年厦门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及年度典型案例,并联合市文旅局发布首届厦门版权保护典型案例;同安区将启动“同安珠光青瓷”地理标志注册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管局在线上发布厦门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公益宣传类。4月22日起,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将在鼓浪屿、银泰百货,以及步行街、商场、街道等点位举办多场现场宣传咨询活动,通过现场讲解、答疑等方式,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宣传、公益科普。

  交流研讨类。宣传周期间,以座谈会和经验分享会的方式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应用。其中,市文旅局组织开展“老字号嘉年华”主题活动,进行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老字号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协会举办“知产赋能创新,转化驱动未来”实践分享会;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普及性教育;市公安局依托知识产权联勤工作站,邀请相关企业及单位召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座谈会等。

  培训讲座类。邀请高校学者、实务专家举办专题培训,助力企业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其中,市中院举办商标专题培训与商标侵权典型案例分享、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出海法律培训等;市文旅局举办版权保护事项、海外版权风险防控等专题讲座;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等市场监管局举办“专利挖掘与申请”“品牌出海维权”等知识产权系列专题培训。

  送策入企(校)类。宣传周期间,相关部门将走访火炬高新区、生物医药港企业,调研AI研发中的知识产权痛点,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