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鲜2024年出口额达477.6亿元 厦门关区占比六成多
2025-04-19 16:04 来源:厦门晚报

  水产品出口是我省的一大优势。

  厦门海关关员在海上养殖场开展备案养殖场核查。

  厦门网讯(文/厦门晚报记者 吴锡远 图/厦门海关提供)福建水产品出口蝉联全国第一。据厦门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福建省出口水产品高达477.6亿元,连续12年蝉联全国水产品出口第一大省。其中,厦门关区出口额达293.7亿元,占全省水产品出口总额的61.5%,成为出口主力军。

  福建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扎实的海水养殖和加工技术,一直以来,水产品出口都是我省的一大优势。2024年数据显示,在出口市场布局上,我省水产品主要出口东盟、墨西哥等国家。出口产品主要有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制品等。

  去年4月15日,海关总署颁布的《出口水产品原料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实施。截至目前,全省水产品养殖场已达431家,备案品种覆盖鳗鱼、对虾、鲍鱼、大黄鱼、鳘鱼等20余个品种。2024年4月至今,福州、厦门海关共监管出口水产品53095批次、94.21万吨。福建水产品正加速“游”向世界餐桌。

  福建水产品出口优势 主要在于强大的加工能力

  福建东山海源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目前经营包括巴氏杀菌蟹肉在内的水产品出口业务。其市场包括美国和欧洲,并计划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

  “相较于其他沿海地区供应地,福建水产品出口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强大的加工能力。”福建东山海源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玉冰介绍,2004年前后,当时国外许多水产品加工厂因劳动力成本高昂而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福建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承接这一转移的重要地区。福建籍华人在国际上分布很广,这些海外华人起到了桥梁作用,使得福建在与海外市场的对接中比较顺畅。在与国外的交流对接中,福建也收获了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区位优势。

  据悉,目前福建的水产品加工不仅限于本地产品,还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原材料。

  优化简化备案流程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现在养殖场备案取消了现场评审环节,采用申请人自我评估和承诺制,备案效率比以往提高了,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东山县一家水产养殖场的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去年起实施的《办法》,主要亮点在于优化备案要求,取消养殖规模等部分要求;简化备案流程,实行告知承诺制,代替海关备案现场评审;精简备案资料,将原有的申请材料从9项减少至2项,办理时限从30天以上压缩至5个工作日;备案有效期与合法养殖证明同步长期有效,申请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海关”或“单一窗口”线上提交,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备案申请 。

  《办法》施行以来,福厦海关多措并举推动政策红利落地。开展“提前介入”服务,组织专家团队指导申请人对照养殖场基本条件和卫生要求开展自我评估,帮助养殖场完善自检自控体系,从源头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关新闻】

  1—2月水产品出口 民企占比超过八成

  今年1月至2月,福建省水产品出口额达70.84亿元,居全国首位,主要出口其他制作或保藏的小虾及对虾、制作或保藏的墨鱼及鱿鱼、其他制作或保藏的鳗鱼等。

  从出口国家和地区看,福建省水产品主要出口亚洲国家和地区,1月至2月出口51.14亿元,占同期福建省水产品出口额的72.2%。出口拉美、北美、大洋洲分别为4.55亿元、4.37亿元、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2%、15.2%、25.61%。

  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凸显,共出口60.29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同期福建省水产品出口总值的85.11%。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