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向幼儿园的孩子们传授非遗技艺。 苏琪 摄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颜梅丽 通讯员 余雪燕 洪松梅)薪火永续,匠心相传。同安区首个“非遗薪火传承教育示范基地”昨日授牌,该基地设立在银湖幼儿园。这是同安区深化非遗传承工作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创新,全力打造出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非遗教育品牌。未来,该区将以银湖幼儿园为试点,通过系统化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更为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本土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在孩子们心中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据悉,“同安非遗薪火传承教育示范基地”由同安区文化事务中心和同安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现场,一批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受聘为该示范基地的教师,他们将进校授课,手把手教孩子们学习同安本土非遗技艺。
同安区文化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方计划用一个学期开展课程实践,通过理论授课、实践体验和实地参观研学等多元方式,让孩子们深入学习薄饼、珠光青瓷烧制技艺、车鼓弄等同安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传承发展现状。
“我们将边实践边总结,编撰出一套适合学前教育的非遗传承园本教材,让非遗融入日常教学。”同安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娟表示,未来,他们还计划将这种传承机制推广到其他办学场所,从学前教育开始,在孩子们心中根植“爱家乡”,筑牢“民族魂”。
同安区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该区拥有国家、省、市、区级非遗项目53个,非遗传承人80名。一直以来,同安区致力于开展非遗的宣传展示和传承保护工作,尤其在非遗进校园的建设上持续发力。该区历经三年精心打造的“我是小小传承人”品牌活动,成功搭建起了非遗与学校之间的桥梁,营造出良好的传承氛围。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