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教练捐赠百年老照片 呈现了20世纪初厦门珍贵景观
2025-04-22 14:39 来源:厦门晚报

  毛刚捐赠的20世纪初厦门照片。

  照片背面题字。

  照片背面的深蓝色印章。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黄鹿滨 图/市博物馆提供)近日,厦门市博物馆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藏品——一幅20世纪初厦门鹭江两岸全景照片。这一藏品来自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教练毛刚的捐赠,经厦门市博物馆专业人员现场鉴定,认为该照片拍摄于20世纪初,为研究厦门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毛刚说,这幅照片是旅居日本的大学同学王正寄给他的。2014年,王正带着父母和妻儿来厦游玩,毛刚陪着他们在厦门逛了一圈。王正一家是第一次来厦门,很喜欢厦门。王正的儿子当时刚上小学,对厦门的石刻、影雕尤其感兴趣。2015年,王正在日本神户的一家旧书店内见到了这幅厦门老照片,觉得很亲切,立即购买并寄给了毛刚。

  “我平时对厦门地方文史很感兴趣,也喜欢收藏,老同学觉得把这幅照片送给我最合适。”毛刚说,收到照片后,他一直精心收藏,也请厦门文史界的朋友对照片进行过研究探讨。照片上看不到八卦楼,也看不到动工的迹象。八卦楼建于1907年,由此推断照片拍摄时间是在1907年八卦楼动工前。照片的背面有题字“呈厦门全景阿部克太郎”,推测照片原来的主人可能是日本人“阿部克太郎”。

  毛刚说,最近听说厦门市博物馆正在征集抗战历史文物和资料,他和王正商量后,决定捐赠这幅珍贵的照片。他说,这幅照片是由四张局部照片拼接而成的,希望馆方能在修复后呈现得更完整清晰。

  厦门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将在今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陈列中展示。毛刚的无偿捐赠,既体现了他个人的情怀,也说明了厦门普通市民对厦门市博物馆的信任和支持。馆方呼吁全社会共同爱护文物、保护文物,守护我们的历史根脉和文化瑰宝。

  延伸阅读

  同文顶上望高石

  百年前的制高点

  厦门市历史影像研究会秘书长梁忠军认为,这幅照片拍摄于今同文顶一带。老照片右下角有一块灰白色的巨石,如今这块巨石仍在,就是水仙路与鹭江道交界处,刻着“水天一色”(色字已看不清)四个红字的石头。从拍摄位置的高度和角度判定,拍摄者当时是站在望高石位置。一百多年前,同文顶上的望高石是可以一览鹭江两岸景色的制高点。“水天一色”石是同文顶下的地标物,周边是昔日厦门繁荣的码头、客栈、商铺聚集地——岛美路头和水仙宫码头区域。

  老照片背后有一枚不完整的深蓝色印章,上面有“PHOTOGRAPHER(拍照者)”“KULANGSU(鼓浪屿)”及单个字母“Y”等信息。资料显示,1860年至1910年间,鼓浪屿至少有过6家照相馆,麻生照相馆是其中之一。老厦门原版老照片收藏爱好者紫日说,他收藏的许多老照片,背后都印有“Y.ASOW.”(即“麻生照相馆”)字样的章。当时,鼓浪屿上“Y”开头的照相馆只有麻生照相馆,而且它只存在于那个年代,后来就没开了。由此可以大胆推测,这幅老照片就是麻生照相馆洗印的。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