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同安区近60名理论宣讲员、党建讲解员、社科宣传员到场参训。(通讯员 许烨玮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何慧莹 余雪燕)推动同安文化传播与红色基因传承,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宣讲队伍。昨日,2025年同安区理论宣讲公开课暨宣讲员(讲解员)培训正式启动,全区多部门联合推荐的近60名理论宣讲员、党建讲解员、社科宣传员到场参训。
本次活动将开启持续2个月的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宣讲员(讲解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理论宣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富美新同安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名师领航+实战演练
打造宣讲培训“同安模式”
启动仪式上,来自厦门市委讲师团、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单位的6名专家学者获颁聘书,组成以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福民为首的导师团队。接下来,培训班将开展2次通用课程、6次特色课程、1次专题指导以及常态化日常辅导,打造理论教学、实战演练、本土文化融合的立体化培养体系。
“这次培训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要让学员实地学习、实践演练,同时借此机会挖掘更多宣讲阵地。”同安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课程安排中,将走进厦门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学习实践中心等成熟的宣讲阵地,也有路下村、芸溪社区等基层点位,还有朱子书院、苏颂纪念馆等同安特色场所。
不仅如此,此次培训依托同安区新时代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名师孵化中心,创新打造具有同安特色的“1+2+3”特色培训模式,即1名班主任全程统筹、2个教师组双线赋能、3位宣讲方向带头人精准指导,针对理论、党建、社科三个宣讲方向,把高深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行动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组将手把手指导学员优化宣讲内容,打磨个性化宣讲稿件,以“课前需求诊断+课中靶向解析+课后成效追踪”全链条服务实现精准滴灌。
多元阵地+本土文化
绘就理论宣讲“银城画卷”
同安,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红色记忆与生态财富的城市,留存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阵地,正是理论宣讲的鲜活场景。
活动上,同安区理论宣讲特色阵地地图正式发布。该地图串联红色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等近30个宣讲点位,设置“理论特色”“红色党建”“廉洁文化”“文话银城”“乡村振兴”等5条主题宣讲路线,覆盖全区11个镇街,让理论宣讲阵地遍地开花。
“翻开这份地图,就知道同安积累了深厚的文化,有太多可讲的素材。”作为培训班导师,厦门市理论宣讲轻骑兵、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讲师宋家卿表示,该地图将成为宣讲员们的“导航图”,今后将与宣讲员们共同努力,把同安故事讲好、讲生动,让党的声音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作为学员,祥和街道西湖社区党委宣传委员张小玲表示,她期待通过培训掌握把“文件话”变“家常话”的技巧,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她说:“我是最接近老百姓的基层工作者,我将用更易懂、更有趣的方式,把理论知识传递到群众中去。”
据悉,近年来同安区宣讲工作屡创佳绩,去年更是荣获厦门市基层理论宣讲大赛第一名。未来,该区将进一步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力争涌现更多优秀宣讲员。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