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活动精彩纷呈,吸引近万人次奔赴天竺山赏花游山。
宇树机器人与市民互动,丰富赏花游玩体验。
“诗传天竺”桐花诗词大会展示桐花之美。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 李舒 图/主办方 提供)四月风暖,春深花浓。厦门海沧东孚街道天竺山森林公园的4万株桐花迎来了盛放期。昨日,以“寻花海沧·桐游天竺”为主题的2025(厦门·海沧)天竺山桐花旅游季正式开幕。活动融合非遗传承、科技互动与自然疗愈等内容,为市民游客带来跨越时空的春日奇遇。
天竺山桐花旅游季作为海沧文旅的重量级活动IP,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盛宴,更是海沧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实践。此次活动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海沧区人民政府指导,海沧区文化和旅游局、海沧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共青团海沧区委员会、海沧区东孚街道办事处主办,海沧城建集团天竺山公司承办,厦门文广移动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执行。
诗画花海
非遗与潮流共生
继樱花、黄花风铃木、杜鹃花“刷屏”之后,天竺山“花事”不断,迎来了桐花花期。簇簇白花在枝头竞相绽放,将连绵山峦染作洁白的花海。为了提升市民游客的赏花体验,一年一度的天竺山桐花旅游季盛大开幕,吸引近万人次赏花游山。
在桐花环绕的四季花谷中,一支极具闽南非遗特色的戏曲《闽韵桐花》拉开了本届桐花旅游季的帷幕。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的少年们将闽南传统戏曲与桐花盛景融合,舞姿灵动、戏韵悠长。随后,天竺山桐花季原创主题曲首发演唱,悠扬的歌声环绕山谷,与天地同鸣。
在挂满诗词字幅的桐花下,一场“诗传天竺”桐花诗词大会也同步开启。它以桐花为载体,通过诗词创作大赛、“武魂诗韵”和“飞花令”展演,展现了桐花之美与诗意情怀。来自台湾的游客陈女士在桐花树下轻声诵读“一树桐花两岸雪,半山烟雨共潮生”,她表示:“这里的桐花融入了传统文化,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桐花。”
此外,开幕式现场还有科技、音乐、书法、绘画、国漫等多种互动活动。天竺山相关负责人表示:“天竺山不仅是生态的天堂,也是充满艺术氛围的文化目的地。诚邀广大市民游客共襄盛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花事入境
赏花与休闲合鸣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天竺山桐花旅游季,以天竺山四季花谷为主会场,贯穿东、西线旅游景点,推出桐花奇遇探险游园、花间奇遇桐花市集、桐花下的非遗体验、AI拍照体验、桐花彩绘、山谷音乐会、青春体验官等系列主题活动。
在山林间,除了赏花闲游,市民游客还可以在“抱树计划”中,感受远离喧嚣的治愈;在山谷间与奇遇桐花下音乐会、自然音乐家不期而遇;通过桐花沙龙、百米画布“桐”画天竺、“林听悦野”桐花跑,感受“文、体、旅”融合的交织碰撞。此外,还可以与国漫兽装巡游、哪吒cos偶遇,体验新潮与科技跨界的奇妙融合。值得一提的是,5月4日,天竺山山谷音乐会将点燃初夏。届时,歌手王贰浪将空降天竺山,与现场乐队共同唱响山谷。据悉,系列配套活动将持续至5月5日。
为提升桐花旅游季的游玩体验,天竺山秉持“游客有所呼,景区有所应”的服务理念,在赏花沿途设置了浪漫花“树”、相框里的桐花、花瀑等多处网红打卡点,并为“桐花里”小楼一键换装,为两二湖坝体、斑马线、鹅石柱护栏等处新增可爱的彩绘,增添童趣与活力。安全方面,在山路中增设隔离护栏、实行人车分流,多措并举提升服务品质,打响“天竺山休闲生活好去处”口号。
以花为媒
文旅与经济共兴
2016年,“莫兰蒂”台风肆虐天竺山后,海沧区经过调研种下四万株千年桐。近年来,天竺山景区以“赏花”为核心,持续举办桐花旅游季,通过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串联起文化、科技、消费与乡村振兴的完整链条,让每年4月到天竺山看桐花成为厦门市民的出游首选。作为激活城市消费的“春日引擎”,桐花旅游季探索出了一条从“颜值”到“产值”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海沧区作为厦门跨岛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深耕“山、海、湖、岛、城”全域生态旅游,天竺山桐花旅游季正是这一战略的核心载体,将传统踏青赏花升级为融合文化体验、休闲消费的复合型经济活动,不仅直接带动文旅消费升温,更形成了文化赋能、旅游增效的良性循环。桐花旅游季既是自然馈赠,更是海沧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
从“赏花经济”到“全域振兴”,历届桐花旅游季都让“花期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带动东孚街道民宿集群、农户等产业创收增长。天竺山全域借势桐花旅游季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跃升,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推动海沧文旅从单一景观消费向“全产业链、全时空、全要素”转型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桐花落处,万物生长。未来,海沧区将以桐花旅游季为支点,撬动山海城乡的协同共舞。从“一季芬芳”到“四季常青”,从“区域IP”到“国际名片”,海沧这片土地正以开放的胸襟,邀世界共赏集人文底蕴、湖海之美与人文之韵于一城的生态画卷,共谱“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脉”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