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废弃电视等构建的赛博风高塔。
市民和游客可循着“设计艺术地图”探索厦门设计艺术脉络。
展览现场的光影魅力。
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展设计感十足。
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展开展首日便吸引了大量市民观展。
五大主题展区
艺术观维的“新”视角
现代生活的“新”时尚
解读城市的“新”方法
美美与共的“新”范式
面向未来的“新”篇章
活动丰富多元
大咖主旨演讲
设计艺术主题公开课
“设计艺术地图”互动体验
“设计艺术之旅”联票看展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一截地铁车厢上形态各异乘客的雕塑,呈现出艺术家对生活细节的温情关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碎片”,被抽象成艺术;看似凌乱摆放的塑胶凳子,被集中“安置”,远远望去彷佛充斥着一种独特的情绪……昨日上午,2025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以下简称“设计艺术周”)在厦门市美术馆盛大启幕,馆外草坪上,参与此次设计艺术周的艺术家们带来的四组艺术装置,让市民游客直观感受到这场艺术盛会的魅力。
本届设计艺术周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厦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广播电视集团主办,以“新质生活:创意成就美好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13个国家80余位顶尖艺术家、设计师及机构代表,共同开启为期21天的创意之旅,呈现艺术、设计与未来生活的深度融合。设计艺术周期间,主办方将通过系列展览、学术活动、艺术公开课等多元形式,展现设计与艺术如何打破常规,为“新质生活”开启无限可能。
五大主题展区 呈现前沿艺术设计
作为本届设计艺术周核心展览——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展昨日起至5月18日在厦门市美术馆展出。据总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教授介绍,展览通过五大创新主题板块,集中展示300余件涵盖雕塑、绘画、空间设计、交互艺术等领域的前沿作品,全面呈现国内外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最新探索,深度揭示设计艺术与当代生活的紧密联系,挖掘其在社会发展、国家创新、新质生产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清华美院团队的作品《未来之境》通过抽象与具象对话,勾勒多元未来图景;郅敏的《天象四神——白虎》致敬中国古代天文理念……在“艺术观维的‘新’视角”板块,艺术家们通过光影、传统新绎、诗意表达、影像色彩等作品形式,探索艺术在解码时代精神与维系生活感受力中的独特价值。在“现代生活的‘新’时尚”板块,作品不仅展现美,更深刻表达生活态度与精神,揭示时尚融入社会生活肌理,反映不同时代与地区人们的内心追求、价值观念和审美倾向,兼具群体共性与个性差异,且始终处于创新变革的动态过程中。如王悦、杨冀元的《峦池》,以极简线条转译山水美学,展现东方女性的优雅与力量。
“解读城市的‘新’方法”板块,通过多元的艺术创作与设计实践,展示了如何在尊重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城市空间的创新与更新。如由王辉创作的《URBANUS都市实践 在山西芮城的三个文物活化实践》开创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新模式。“美美与共的‘新’范式”板块则通过跨文化、跨学科作品,展现当代设计借文化交流融合推动创新与社会变革,呈现城市更新、传统工艺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中不同文化背景与理念的深刻碰撞。由马赛等艺术家创作的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火炬塔《雪韵丁香》融合冰雪运动与地域符号,展现哈尔滨开放包容与文化底蕴的城市新地标,给城市如何打造文化地标以新的启迪。
展览现场特别吸引眼球的作品中,王之纲的《图恩格尔》是其中之一。该作品以电子废弃物、影像与声音交织,构建未来考古叙事,引发观者深思。该作品是“面向未来的‘新’篇章”板块的作品之一。集中创意与技术创新作品的这个板块,展现科技为艺术创作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既承载对未来的憧憬,也引发对当下的思考,从中可见科技与艺术共创未来的无限可能。
活动丰富多元 展示“艺术之城”魅力
除了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展,本届设计艺术周期间,主办方还设置了学术活动、艺术公开课,同时创新推出“设计艺术地图”,通过多元形式,展现设计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展示厦门作为“艺术之城”的魅力。
昨日下午,本届设计艺术周的学术活动之一,以“新质生活:创意成就美好未来”为主题的主旨演讲活动举行。本场活动由杨冬江主持,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Martin Newth,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马赛等大咖进行了充满智慧的分享。今日,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宇主持下,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Juan Cruz,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场景与设备创新实验室总监王鹏,SOM设计总监Nicolas Medrano等学界和业界大咖,将从技术伦理、场景应用、产品实践、艺术创作等角度分享,探索为智能时代的创意生态建立可持续的伦理框架与实践准则。此外,艺术家们还将围绕“设计教育的思变和再造”主题,从AI背景下的教育范式革新和设计实践探索的角度展开讨论。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艺术的盛会必须贴近人们的生活。为拉近设计艺术与公众的距离,本届设计艺术周特别邀请清华美院各领域专家学者在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面向社会大众开设公开课,涵盖AI之美、图案之美、文创之美、工艺之美、时尚之美等主题。通过这些公开课,推动设计艺术教育普及,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创作乐趣,提升艺术鉴赏能力,鼓励人人成为生活中的 “设计艺术家”,激活城市创意基因。
据悉,本届设计艺术周还创新推出“设计艺术地图”,从专业价值、空间美学、业态创新三个维度,联动56家在地设计类、艺术类机构及特色商户等,构建“一图读懂厦门设计艺术基因”的互动体验网络。市民和游客可循着地图探索厦门设计艺术脉络,感受“全城皆设计”的共创理念。同时,“设计艺术之旅”配套活动同步推出,一张联票即可畅享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红顶当代艺术中心、磐基艺术中心等四家艺术机构的7场展览,带来丰富多元的艺术体验。
声音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张丽:
厦门有浓郁的文艺气质
今年是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举办的第二年,再次来到厦门感觉非常亲切。我觉得厦门这座城市有着浓郁的文艺气质,是一座充满活力、激情四射的创意之都和艺术之都。厦门的这种人文气息以及独有的气质,跟设计艺术周以及“引领未来生活方式”的气质非常吻合。希望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能持续为艺术设计这个行业发展赋能,同时也成为厦门拉动经济、扩大内需、提升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抓手,成为厦门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清华美术学院教授程向军:
助厦打造亚洲设计之都
厦门这座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作为海滨城市,她非常包容,非常开放,也非常有活力。尤其在新质生产力上,我认为厦门有很多内容可以去做去挖掘,特别是通过这个设计艺术周,让市民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大众审美的关系。这个设计艺术周办得非常有意义,希望能够持续地去打造,不断地扩大体量,助力厦门打造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设计之都。
意大利自由艺术家Michele Galeotto:
希望为厦门拍一组作品
我已经连续两年参加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了。感觉今年的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展做得更加细致,主题在作品中得到很好的融合和体现。厦门这座城市我已经来过很多次了,感觉厦门和香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是滨海的城市,我认为厦门有很大潜力成为一个类似的创意产业基地。之前我也在厦门拍摄过作品,但因为自己的拍摄节奏和拍摄计划,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作品,我希望明年可以专门为厦门拍摄一组作品。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