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救援队伍展示各式各样的专业救援装备。(记者 卢剑豪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周嘉辉)披着防护毯穿越火线,进入模拟逃生帐篷,再翻越障碍板……昨日下午,厦门市松柏小学一年级学生王乐瑶第一次实地体验火场逃生。
昨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2025年厦门市“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五一文化广场举行。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厦门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厦门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主办,厦门市巨灾保险共保体协办。
通过视频连线呈现的厦门市自然灾害应急医疗低空救援演练实况,成为全场焦点。演练展示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厦门各救援力量紧密配合、高效救援的专业能力。
现场创新性地运用无人机搭载AED设备,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医护人员借此突破传统急救的时空限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演示。这一创新举措,为市民生命安全保障增添了有力羽翼,彰显了厦门在应急救援领域的积极探索。
同时,为强化灾害医疗救援,整合空中医疗资源,提升应急效能,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多方共同创建了“厦门市自然灾害应急医疗低空救援试验点”。活动现场,市应急管理局为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中心血站、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中航科创厦门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等单位授牌。
现场还发布了由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世界冠军等社会各界人士联合录制推广的厦门市巨灾保险宣传视频,表彰了“厦门市基层优秀灾害信息员”“厦门市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标准化建设示范点”。
“软”科普 和“硬”装备吸引不少市民踊跃参与。厦门市各减灾委成员单位及防灾减灾救灾有关社会组织在现场摆摊设点,开设防灾减灾咨询服务、发放主题宣传材料,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厦门市森林消防支队、蓝天救援队、曙光救援队等8支救援队进行救援设备展示体验,向市民近距离普及避灾自救技能。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