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张玉榕 实习生 温馨睿)近日,一条“女子因过度防晒缺维生素D,睡觉翻身时骨折”的新闻,引发公众的关注。维生素D不仅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是广泛而深远。令人想不到的是,阳光充足的厦门,不少青年人却面临着维生素D缺乏的问题。
厦门市中医院疼痛科医师肖红表示,近两个月接诊的100余名40岁以下青年患者中,维生素D不足的阳性检出率高达64%。海边城市阳光充裕,本应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天然优势,可现实却背道而驰,这一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年轻人身体多处疼痛
竟是因为“少晒太阳”
“我明明没受伤,但胸腹部频繁疼痛麻木已持续1个多月。”近期,33岁的唐女士来到厦门市中医院就诊。她的胸椎核磁共振和胸腹部CT检查报告均显示正常。在问诊过程中,肖红医师了解到,唐女士长期在室内影棚工作,日常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十分有限。而且,她经常点外卖,饮食不均衡。基于这些情况,肖红医师判断,唐女士极可能存在维生素D不足的问题。
随后,专业检测结果显示,唐女士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仅为22.27ng/mL,属于维生素D不足状态。明确病因后,肖医生为唐女士制定了综合调理方案。半个月后,唐女士反馈身体的疼痛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无独有偶,上个月,26岁厨师小郭过得苦不堪言——他的左肘、脚踝、手腕关节轮番疼痛,常常在夜间痛醒,情绪也很低落。他一度怀疑自己患有风湿病,但辗转多家医院,风湿免疫科对他进行的多项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肖红医师接诊后了解到,小郭长期在室内工作,很少晒太阳,于是立即让他检查25-羟维生素D,结果显示检测值只有13.2ng/mL,确诊他属于维生素D缺乏症。肖红医师嘱咐小郭要常晒太阳,口服维生素D和钙片,改善饮食。一个月后电话随访时,小郭说:“现在疼痛减轻了很多,早晨起来时身体没有那么酸痛和疲乏了。”
日照不足饮食结构改变
造成不少上班族维D缺乏
肖红医师介绍,维生素D被称为“阳光维生素”,人体90%的维生素D需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来合成。它不仅是钙吸收的“钥匙”,还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相关。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年轻人维生素D不足?肖红医生认为,首要原因在于不少上班族早出晚归,日均户外活动时间不足;防晒霜、遮阳伞的使用,进一步阻隔了紫外线。其次,饮食结构变化也可能导致维生素D的不足,传统闽南饮食中,鲳鱼、带鱼等海产品富含维生素D,如今这些食物正被快餐和深加工食品替代。同时,选择素食的人增多,这也会减少人体对动物性食品中维生素D的摄取。
此外,肥胖及消化系统问题也影响着维生素D的代谢。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肥胖人群的脂肪组织会“扣押”更多维生素D,导致血液中活性维生素D水平降低。消化系统病变会长期影响饮食中维生素D的摄取和转化,最终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
提醒
科学补维D请按三步走
肖红医师表示,科学有效地补充维生素D,可从日晒、饮食和监测三方面入手。首先,优化日晒时间,可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晒太阳,避开强紫外线时段,每天暴露手臂、腿部15-20分钟,同时增加骑行、跑步、露营等户外活动时间。其次,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牛奶、谷物,适量摄入蛋黄和动物肝脏。最后,应定期监测25-(OH)D水平,确诊缺乏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充剂。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