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发展战略”经验启示集中报道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2025-07-06 09:43 来源:厦视新闻

点击图片看视频

  中央媒体对《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验启示的集中报道,持续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发展战略》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为厦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持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新格局。

   

  昨晚(4日),厦门自贸片区的建设者们聚在一起,一同观看央视《新闻联播》的重磅报道。报道中提到,这些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一系列改革成果落地。他们既是见证者、推动者,也是受益者。 

  厦门港务物流保税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林旭峰:厦门自贸委推出了多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举措,我们跨境电商场站是最大的受益者。比如近年来开展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行动,出口通关时间从原来的2.5个小时,进一步压缩到现在的30分钟,我们出口跨境电商业务量年均增长50%。 

  东渡海关一级行政执法员 黄思婷:现在大厅的5个窗口承接了大部分的业务链条工作,无纸化通关模式下,审单、放行环节进入“读秒时代”,我们还通过“智能卡口”系统,实现“即采即放”。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早在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牵头制定《发展战略》时,就开启了我国对自贸港政策、自贸区理论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把厦门建设成为“自由港型经济特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如今,厦门自贸片区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走出也走稳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大家纷纷表示,再次学习领会《发展战略》精神,既震撼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高瞻远瞩,也倍感鼓舞、信心十足。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洪晓东: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厦门自贸片区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继续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办法,破解推进改革试点、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发展战略》指出,要实行“外引内联”战略。30多年前,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我市率先借外债搞基础设施建设,促成了厦门机场扩建。如今,在厦门大嶝岛东南端,一个新的“空中门户”正在崛起。建设中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核心区面积20.16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本期建成后,每年可保障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建设者们表示,将锚定2025年底基本建成、2026年底通航的目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福建兆翔机场建设有限公司航站区工程部经理 姚晓之:机场是我市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目前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已经进入全面冲刺的阶段,我们将全力以赴,打造“国际一流 国内领先”的国际枢纽航空港,助力厦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工程部部长 沈峻:2025年是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基本建成之年,我想机场跑道延伸的不仅是空间的距离,更是特区人敢为天下先的改革豪情。我们正按照《发展战略》擘画的宏伟蓝图,推动厦门一步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